欢迎光临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网站
协会首页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教育培训 /教培资讯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四链融合”谱写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之歌

2022-08-01 来自:新华日报

        近年来,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始终坚持立德树人、德技并修,在职业教育提质培优的探索实践中,以提质培优、增值赋能为主线,统筹发挥学院人才培养、技术研发、转化推广、职业培训与社会服务等方面重要作用,为全省建设交通运输现代化示范区走在前列提供有力支撑。
        构建交通特色专业集群,打造交通人才培养高地
        作为新中国成立后江苏第一个交通类专门学院,同时也是目前江苏唯一一所全面覆盖江苏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的高职院校,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主动对接综合交通运输转型升级趋势,加快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四链融合”,按照专业群结构逻辑和对接产业吻合度的要求,重组建设汽车服务、交通土建、物流管理(航空服务)、轨道交通、智能交通、建筑工程等6个高水平专业群,专业设置覆盖汽车、路桥、港航、城市轨道、航空服务、现代物流、交通运营管理、交通工程机械等行业职业岗位,专业设置与行业发展契合度达70%,专业布局由“陆上交通”向“公、铁、水、空”综合交通运输拓展,基本形成紧密对接江苏综合交通运输产业体系、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特色专业群布局为特征的大交通人才培养体系。
        学院秉持“立足交通、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大力实施卓越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工程,全面构建“综合素质+技术技能”双核心培养体系,推动学生关键能力、专业技能和人格养成的融合培养。持续推进8S综合素质教育、全面推行面向企业真实生产环境的任务式培养模式、全面实施创新创业教育“131工程”等重点工作,精准培养供给产业转型升级和区域经济发展急需紧缺人才。学院连续10年新生投档线、报到率保持全省高职院校前列,当年平均录取分数线基本达到省二本控制线。
       建校69年来,学院为江苏交通运输行业累计输送了近7万名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了1000多名交通土建类企业总工程师、总经理。学院毕业生就业岗位与专业相关度高出全省平均10个百分点,用人单位满意度超90%;毕业生对母校满意度和就业期待吻合度高出全省平均10个百分点,毕业生就业月收入、就业竞争力、职业岗位稳定性处于全省高职院校前列,学院连续3次入选“全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暨学科竞赛50强”,入选全国高职院校学生发展指数“100强”。
        深化产教融合,多措并举提升协同创新力
        “十三五”期间,学院不断深化产教融合,在创新协同育人模式、创新平台协同构建、新型研发机构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新突破。学院牵头组建了全国智能网联与无人驾驶职教联盟、江苏省交通运输职教集团、江苏汽车职业教育联盟等多个集团(联盟),形成“政校行企”集团化办学机制;成立“江苏交工学院”“万宇学院”“康众学院”等10多个校企联合学院,组建“舍弗勒班”“宏信班”“江苏交工班”等20余个具有现代学徒制特色的企业订单班,探索实践“双主体”和混合所有制办学;建有“江苏省道路交通节能减排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新能源与无人驾驶汽车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等6个省级和地方科技研发中心。
        “十四五”期间,江苏交通建设发展处于黄金机遇期。学院将深入推进人才培养方式、多主体办学、资源要素聚合、创新平台建设、管理体系构建等方面的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为全力推进学院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推进江苏交通运输职教集团实体化运作。聚焦国家战略和职业教育改革重点任务,稳步推进现代职教体系建设、“三教”改革攻坚行动、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培养、集团“1+X”证书试点、成立集团国际化办学协同推进中心等重点工作,力争将集团建设成“运行治理体系完善、协同育人成效显著、服务发展能力突出”的全国示范性职教集团,为江苏打造交通强国先行区提供人才支撑。 推进高水平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重点打造交通工程建设、汽车技术与服务、现代物流管理、轨道交通等交通运输实训基地群。持续推进与一汽大众、江苏交工、格力电器(南京)等重点企业合作,力争建成1个国家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2—3个省部级高水平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推动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交通运输职业教育深度融合,推进数字资源赋能交通运输职业教育发展,建成1—2个省级虚拟仿真实训中心和1个全国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
        推进多元主体协同育人体系建设。全面推行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发挥“产业学院”在学徒制人才培养和企业员工培训方面的作用,推进“招生招工一体化”改革,研制现代学徒制专业教学标准,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探索建立以科研项目、教学改革、社会服务、创业指导等为载体,具有较高学术地位和核心竞争力的政校行企混编创新团队。到2025年,建成示范效应明显的5个现代产业学院,并力争获批省级现代产业学院2个。
        推进高水平科技协同创新平台建设。按照“需求导向、协同互动、合作共赢”理念,强化技术、人才、服务等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要素与产业资源的有机融合与优化配置,聚焦交通运输行业的应用技术需求,加强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协同创新,打造全省交通运输行业重点研发机构和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强化同交通运输行业骨干企业已形成的良好合作关系,提升服务地方经济和行业创新发展成效。
       推动行业培训和全民终身学习体系建设。集聚汽车技术、路桥工程、物流管理、轨道交通等专业的优质数字资源,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培训课程,建成全省交通运输行业职业能力提升培训中心,面向行业从业人员开展培训、考试、认证服务,推动交通运输行业的“泛在学习”。
       顺应国家开放大局,拓展国际化办学新空间
       学院主动适应新时代形势变化,及时调整完善国际化办学布局,重点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依托职教联盟,促进东盟职业教育交流。作为“中国—东盟交通运输职业教育国际联盟”发起单位之一,学院与交通类职业院校共同推动中国与东盟国家职业院校、中国交通企业和东盟交通企业开展多方面、多层次、多种形式的合作交流,联盟致力于扩大人文交流、加强人才培养,开展优质课程建设、双语教材开发、专业教师交流授课,共同培养企业在海外所需的本土专业人才,实现产教融合,促进交通职业教育的共同发展。
        开展境外办学,输出中国交通职业教育标准。学院主动配合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国际产能合作,把握交通运输大型企业“走出去”实际需求,着力探索校企协同“走出去”的职教发展模式,提升专业建设质量,打造国际合作品牌。为“走出去”企业培养培训人才,为东盟国家提供技术培训,输出专业教学标准,打造新能源汽车人才培养国际品牌,提升学院专业群国际影响力。
        服务国际产能合作,培养东盟交通建设国际化人才。学院立足于东盟交通建设与国际产能合作,发挥路桥、汽车、物流管理等专业群优势,培养东盟交通建设所需的技术技能人才,努力实现交通类高职院校国际化办学水平的提升,推动职业教育走向世界。此外,学院致力于打造国际化师资团队,提升教师的国际化视野,与马来西亚敦胡先翁大学、马来西亚吉隆坡大学等东盟国家教育机构合作开展博士培养项目。与马来西亚马拉工业大学开展了交换生项目,接待了来自泰国、老挝、柬埔寨的多名学生来校游学,增进了中国学生与东盟国家学生的相互了解,同时学院通过线上游学、文化参访等项目积极拓展学生国际化视野。学院连续2次入选“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
详情页广告(1)

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 《汽车维护与修理》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15040913号-1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技术支持:《汽车维护与修理》杂志社北京铭万